春节是万家团聚的日子,也是非法集资活动的高发期,部分违法犯罪分子瞄准了大家的钱袋子,打着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的幌子,编造虚假投资理财项目或一夜暴富的神话,大肆开展虚假、夸大宣传,换着花样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危害巨大,集资参与人往往遭受巨大损失,更有甚者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今天跟着樟小法一起来看看发生在永泰的两个典型案例吧。
陈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012年至2016年期间,被告人陈某某为开发房地产项目,在未经国家金融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且明知自身不具备吸收资金资质的情况下,许以每月两分或两分五的利息回报,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宣传,向投资人檀某某等53人吸收资金,而后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经统计,被告人陈某某共向53名投资人吸收资金人民币4875.55万元,返还本息4770.15万余元后,尚余1195.33万余元被吸收资金未偿还。
永泰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某违反国家金融管理制度,扰乱金融秩序,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故对陈某某以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同时责令被告人继续退赔投资人损失。
陈某集资诈骗案
2014年3月开始,被告人陈某在明知自己不具备吸收资金资质的情况下,对外虚构其有一位很有钱的“干妈”,系上海某证券公司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其“干妈”投资证券公司内部投资项目,投资周期4、5个月不等,利润有30%-40%高额回报,诱骗林某某、李某某、罗某某等14人参与项目投资。被告人陈某吸收上述14名投资人投资资金后,实际未进行任何投资,而是将所得的投资资金一部分用于归还投资资金及许诺的利润,一部分用于其个人购买房产、车辆、网游、旅游及高端消费等。经查明,被告人陈某骗取上述14人投资资金共计3184.65万余元。
永泰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故对陈某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同时责令被告人继续退赔投资人损失。
法官提醒:当前非法集资的花样层出不穷,方式不断翻新,但不管非法集资形式如何变化,其许诺回报、引诱投资的本质不变。大家一定要理性投资,细致辨别,坚决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保护好自己的辛苦钱、养老钱。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靠自己!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一、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以下三要件:
1、非法性: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
2、利诱性: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
3、社会性: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二、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总结了以下几种形式:
1、设立互联网企业、投资及投资咨询类企业、各类交易场所或者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吸收资金。
2、以发行或者转让股权、债权,募集基金,销售保险产品,或者以从事各类资产管理、虚拟货币、融资租赁业务等名义吸收资金。
3、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投资项目等商业活动中,以承诺给付货币、股权、实物等回报的形式吸收资金。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即时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传播吸收资金信息。
5、其他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
三、风险防范提示:
1、四看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2、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3、等一夜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四、规避非法集资陷阱的“三要、三不要”:
1、要理性,不要侥幸: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坚守理性底线,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风险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实际,问问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2、要稳健,不要冒险: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投一次就血本无归!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不要冒险投资!
3、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多留个心眼儿,绝不要听风就是雨,盲目“随大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