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方壶岩位于福建省永泰县西北方向的盘谷乡,距县城26公里,海拔1132米。方壶岩因岩状如茗壶而得名,是闽中闻名遐迩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胜地,著名的农商神张圣君信仰文化的发祥地,南拳的发源地,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景点美不胜收,共有一池、两峰、三台、七洞、二十一岩。
方壶岩危崖耸立、壁立千仞、层岩叠嶂、异洞幽深、流泉清澈:牛眠石、五柱石、斗法石、金被石、劈剑石、棋盘石、狮头石等怪石嶙峋;观音洞、禅洞、雷洞、蝙蝠洞、天师洞等传奇神密;山顶天池形如苞叶,面积千坪,水自岩涌,汩汩不息,清泉映影,池草茂倩,游鱼闲适,宛若瑶池,自然景观尽显古朴。
方壶岩摩崖题刻众多,集宋元明清各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和仙士道士,或闲游揽胜或慕名访幽或专程云游,在这里留下珍贵的诗文题刻:南宋张仕裕的“游方壶”七律诗,是方壶岩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另有元朝名士王用文题“方壶”楷书,苍润劲拔,十分大气;明朝名士曹学佺题的“山川毓秀”行草,雄健洒脱,韵味无穷。明万历年间王大壮的“龙泉”行笔迅疾,气势恢宏。明天启年间张大韶的“雷洞”和沈野的“仰高”及刻于“至正元年春”的“闽山福地”等,都沉稳有力。明陈鸣鹤、陈价夫、沈野、曹学佺、清王惟沣都留有咏方壶岩的诗作。方壶岩摩崖石刻大都有明确的纪年,而且大都是历史上的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成为研究永泰地方社会风俗历史以及张圣君信仰起源传播的重要实物资料。每一石、每一洞都赋于张圣君神奇的传说,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方壶岩是张圣君信仰文化的发祥地,方壶寺世称“圣君母殿”,是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地区张圣君信众公认的张圣君信仰的母殿,是各地张圣君信众心中的圣地,是极重要的文物。方壶寺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翻修,虽屡毁屡修,但殿内的虚弥座,大门口的一对石狮,雕有八卦太极图案的磨盘以及莲花瓣形的石柱础,都见证了方壶张圣君母殿悠久的历史。每年七月二十三、二十四相连是张圣君诞辰、羽化日,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朝拜,场面热闹非常。近年来闽台两地张圣君信仰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张圣君信俗文化成为连接两岸同胞亲情的重要纽带。
2024年以来,永泰法院致力于推动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建立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1+1”巡查员机制,一文物一法官一台胞加强联合保护,对永泰已列入《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的涉台文物资源实行“一物一档一码”夯实保护基础。
责任法官:李冰琳,联系电话18805912398。
台胞联络人:李骏霖,联系电话1921691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