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新思想的伟力 | 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作者:杜强  发布时间:2024-12-09 15:14:21 打印 字号: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推动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湿地保护修复工作驶入快车道。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一些地方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湿地质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等等。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可以围绕以下七个方面着力:

健全湿地保护法配套政策。湿地保护要依靠制度和法治。湿地保护法实施细则需要衔接水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涉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湿地保护的系统性法治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完善湿地监测预警、生态修复等国家标准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制定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并纳入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协作和信息通报制度。制订完善湿地恢复费缴纳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家重要湿地管理办法、占用湿地和临时占用湿地管理办法等。完善落实一般湿地保护管理政策制度,特别是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小微湿地。

健全湿地保护体系。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湿地的保护应充分考虑不同湿地所处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科学对湿地重要性和保护价值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分级保护与管理体系。科学划定纳入红线的湿地范围,优化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区域湿地保护体系空间布局。提升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等生态功能,保护好湿地物种资源。湿地修复以近自然措施为先,全面增强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重点开展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建构湿地保护修复大数据智能采集与监管系统平台,以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全面保护自然湿地,减轻人为干扰,特别是防止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建设好湿地类型国家公园,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妥善处理解决湿地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

持续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原则推进湿地保护修复项目。以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为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实施湿地保护修复,综合考虑湿地区位、气候、资源禀赋情况和承载力,选择野生动植物生境修复、泥炭沼泽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红树林生态修复等措施,科学编制重要湿地修复方案,针对高生态价值湿地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重要湿地,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优先在长江、黄河、京津冀等30个重点区域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利用好三江源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加快城市与城郊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完善湿地保护修复管理标准和技术规程。我国重要湿地分布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因所处经纬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地理、气候、降雨、海拔等差异,导致全国湿地各具特色。制定湿地保护修复管理标准和技术规程时,既要注重共性,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又要从实际出发,照顾到个体差异,在全面提升湿地质量总原则总目标下,因地制宜指导全国湿地保护修复,以利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科学利用湿地资源,促进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何处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应相统一,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重要课题。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产品服务价值难以科学量化,直接影响湿地生态价值和湿地保护投入付出的合理补偿,处理不当会挫伤湿地保护与修复者的积极性。因此,除了加大对重要湿地保护财政投入和重要湿地所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拓宽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可以考虑除货币化直接补偿外,探索生态移民搬迁安置补偿、就业补偿、土地入股补偿、土地置换补偿、税费减免补偿等多元多样化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满足差异性要求。另外,总结推广杭州西溪湿地“点湿成金”的经验做法,将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旅游、观鸟、生物多样性教育科普等有机结合,并对湿地周边地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和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以湿地为依托的海岸带生态屏障建设。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沿海低洼地区安全。应未雨绸缪,加大我国滨海湿地即“近海与海岸湿地” 中的红树林、淤泥质海滩、珊瑚礁、浅海水域等12个滨海湿地类型的保护修复,筑牢以湿地为依托的海岸带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强化湿地资源监测监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真正使湿地保护法规制度成为“高压线”。要进一步强化湿地保护队伍综合素质建设,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制度作用,让湿地保护法得到真正落实,依法查处、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违规行为。厘清相关部门湿地管理职责边界,承担起湿地保护、修复、监管相关职能,同时,压紧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领导干部湿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先进技术设备,构建湿地动态监测监管体系、动态预警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湿地保护效率。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杨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