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新思想的伟力 | 奋力谱写福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分享到:
作者:黄耀明  发布时间:2025-01-14 09:52:31 打印 字号: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新时代社会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奋力谱写福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般来说,党的社会工作是指党领导下的社会工作,是一种政治引领力更强、统筹协调性更有力、社会覆盖面更宽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特指通过国家职业水平评价考试获取社会工作师证照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的社会服务,涵盖高等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行政社会工作则指分散在我国政府、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与社会福利相关的部门或机构的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更像是志愿服务活动,是指热心社会公益、服务他人的社会人士或机构等的社会工作。本文所指的新时代社会工作是指党的社会工作,其秉承了我党百年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借鉴了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创新党领导新时代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回应新时期面临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丰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在推进社会工作助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全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11万人,持证社工超过7万人,数量居全国前列,为我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面临着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的挑战,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并存,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动。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衍生的大量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各国治理实践,如果社会治理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整个社会也可能陷入动荡。”就我省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来说,要激发福建独特的理论、区位、实践等多重优势叠加效应,使“三进下党”“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军门社区工作法”等工作经验成为福建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实践法宝;使闽台区位优势带来的台湾社会工作经验成为福建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有益借鉴。我们要奋力谱写福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一是加强党对社会领域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社会工作是全党共同责任。这是党对社会工作重要性的高度认可,赋予社会工作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要重点突出政治性和功能性,其与党的群众工作相得益彰,共同勾画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图景。就政治性而言,党加强对社会领域的全面领导要重视吸收党百年群众工作经验,深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理论富矿,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使社会力量与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向而行,同心勠力。功能性则是指党的社会工作要对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领域进行全要素统筹,因势利导化解困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合党委、政府、社会多元力量对社会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和干预,共画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同心圆”,使社会工作体系更加立体化、多样化、层次化和精细化。

二是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需要纵向到底,重点处理好党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统筹、协调引领作用与政府各部门行政社会工作具体职能的关系。尤其要通过基层党政部门职能整合与机制贯通,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在社会领域发挥党的核心引领作用,促进社会领域迸发活力。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需要横向到边,重点处理好党委社会工作部引领统筹与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普通社会工作奉献精神的关系。需要动员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力量,着力深化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需要创新驱动基层社会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工作服务下沉,贴近基层倾听群众声音,发挥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优势,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发挥社会工作处理“活力”与“秩序”关系的独特效能。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含结构性的家庭结构变迁、社会阶层流动、人口结构变化等。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助人自助专业理念与整合性专业服务方法优势,妥善处理好激发社会“活力”优势与促进社会秩序平稳的关系。一方面,要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育坚强社会组织,发展志愿服务。社会工作通过风险防控、危机干预、社会参与、政策倡导等方式发挥困难化解、促进参与、提供资源等作用,激发社会领域强大“活力”;另一方面,要凸显社会工作作为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手段的战略性地位。引导社会工作通过社会组织平台、项目化服务、专业化赋能等方式,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夯实党的基层社会治理执政根基,确保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是社会工作担负的重要使命,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杨筑梦